近来,北京呈现入冬以来规模最大、强度最强的劲风降温进程,新能源车和电瓶车再度面对严峻考验。记者查询发现,因为续航旅程大幅缩水,充电换电愈加频频,不少车主备受困扰。
“太冷了!”早上8点,新能源车主小程刚一出门,就被刺骨的北风吹得直缩脖子。翻开车门,“透心凉”的方向盘和座椅更让他有种瞬间被“冰封”的感觉。他看了眼显现屏,车外温度低至零下11摄氏度。
翻开座椅加热和车内空调后,小程还没有来得及察觉到暖意,就看到屏幕上的续航才能先掉了1公里。驶出小区后刚到路口等红灯,小程发现续航才能又掉了1公里。“这才刚出家门,就掉得让人心里发慌。”开过5公里后,小程眼睁睁看着续航旅程“嗖嗖”直降12公里,“照这速度,都置疑晚上回家会不会半路‘趴窝’。”
考虑到上班间隔不算太远,新能源车主小郑干脆没舍得开空调,“横竖穿戴羽绒服,忍忍就到了,省得费电。”不过,短短4.3公里的旅程,小郑发现外表盘上的续航旅程仍是从277公里掉到了269公里。
“按理说我这车续航应该是350公里,可这两天连200公里都够呛。”上午10点多,出租车司机老张来到坐落向阳大悦城邻近的换电站。“早上5点多从家出来的时分续航还有290公里,这会儿就剩50公里了,不敢再跑了,得从速就近换。”
“幸好有其他司机跟我诉苦说这两天太费电,我趁便看了眼续航,这才意识到旅程竟然只剩40公里,再开就可能撂路上了。”出租车司机小秦没想到,自己一上午刚拉了3个多小时的活,就被逼暂停接单,“本来想直接换电,惋惜刚去的那个站点电池类型不对,只好先来充会儿电。”
顶着北风插好充电枪后,小秦急忙坐回车里。“平常就算充电,一般也都选夜里电费廉价的时段,这会儿要贵点。”小秦看了眼手机上显现的充电信息,“感觉发动就花了好长时间,实时电流也上得比较慢。”
作为电瓶车车主,徐女士也体会到低温气候带来的“旅程焦虑”。“平常两三天充一次电,现在骑一天就得找当地‘续命’。”徐女士的电瓶车曾经在门店解过限速,电池分外不经用,“速度上来今后,续航本来就要少一些,气候一冷更是大打折扣。”
因为没办法做到及时充电,一些电瓶车车主被逼改用其他交通工具。“最近我们都恨不能天天充,可充电插座就那么几个,一充便是好几个小时,底子不够用。”本来挑选电瓶车通勤的李女士,这两天不得不提前出门,改为坐公交上下班。